一起向未来!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2021年终盘点
一
党建领航,铸魂育人
(一)以政治建设为“核心点”,推进组织体系建优建强
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制度;心怀“国之大者”推动改革发展,强化领导班子建设;严格落实巡视整改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政治体检。
(二)以思想建设为“关键点”,推动党建业务互融互促
构建党建+学科新模式,从“四全媒体”视角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四个标准化”人才引进政治把关机制;引导师生胸怀“国之大者”,加强师生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
行走的马新观教育 ——课程师生参观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
左右滑动查看
制定学院“传颂百年”学生党史学习菜单
(三)以组织建设为“着力点”,推动基层组织筑牢筑强
继续发挥新媒体系党支部的全国样板支部示范作用,推动基层党支部建优建强;筑牢支部战斗堡垒,加强党员教育管理。
浙江卫视和“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联合推出的融媒体互动益智节目《世纪航程》
师生观看主旋律电影《跨过鸭绿江》登上《新闻联播》
(四)以纪律作风为“攻坚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走深走实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纪律建设,开展警示教育。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召开2021年警示教育大会
2021年纪委工作会议
(五)以事业发展为“落脚点”,推动学院工作高质高效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作用,做到引领事业发展有力、汇聚师生合力有力、巩固统一战线有力、助推群团建设有力、保障安全稳定有力。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庆祝建党百年先进表彰大会暨2021年度党建工作研讨会
共青团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二
立德树人,育英有为
(一)科学布局,谋求高质量发展
在“全球传播”的基础上,制定优势特色学科2.0计划——“数字全球沟通”,聚焦数字新闻,数字沟通,数字文化,努力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新闻传播学派。实施领航、育英、铸剑、强师、献智、开放六大计划,实现“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积蓄发展动能,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
六大计划
(二)交叉取胜,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打造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传播学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院实现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全覆盖。建构通识基础、学院平台、专业方向、交叉选修课程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打通学科学院壁垒,推进交叉融合培养。
(三)全程育人,本硕博培养成效显著
2021年,学院正式发布研究生学位论文过程管理文件;第一次组织博士生学位论文预答辩,切实把好博士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成立教材管理工作小组,严格落实教材凡编必审、凡用必审,马工程教材应用尽用的原则。
我院硕士生曾羽毕业论文获评浙江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博士生孙梦如、皇甫博媛学术论文获评浙江大学第七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卢林琪、秦璇、周江伟等14名硕博研究生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篇。2名博士生、3名硕士生、5名本科生荣获国家奖学金。
(四)面向主流,心怀国之大者成就未来
·1场座谈1场评选,对话专业记者,引领学生成为心怀“国之大者”的卓越传媒人才
·1个品牌“浙江大学融媒体精英训练营”,成为新闻学界与业界互动、新闻理论与实践共进的重要阵地
·1场“心怀‘国之大者’·奋进时代前列”浙江大学研究生文化作品展,展现传媒学子专业风采
·1系列“青媒”学院团建品牌活动,塑造多元活力学院文化氛围
·1个暖心交流空间、1个温馨交流平台,“浙大传媒心知坊”和“芝心小年糕”是成长路上的陪伴
·1个浙江大学重要媒体就业战略指导平台,引导学生服务国家重要战略
中国第二十二个记者节座谈会
和十佳校园记者颁奖
浙江大学2021年融媒体精英训练营
青媒系列晚会
浙大传媒心知坊系列活动之解忧杂货铺
左右滑动查看
·18支社会实践队伍、200余名学生、10余个省份、50余次国家级省级媒体报道、2支校十佳团队,在社会实践中践行脚力、眼力、脑力、笔力
·1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承百年薪火”公共演讲大赛,将家国情怀融入课堂教学
·1场“追忆峥嵘岁月,记录美丽乡村”摄影大赛,助力乡村振兴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赴浙江龙泉“传承非遗文化,助力国际传播”暑期社会实践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赴浙江龙泉“传承非遗文化,助力国际传播”暑期社会实践团获浙江大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十佳团队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赴新华社浙江分社“凌云”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合影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赴新华社浙江分社“凌云”计划暑期社会实践团获浙江大学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十佳团队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在新华网浙江频道建立社会实践基地
左右滑动查看
·1场杭州亚运会短视频大赛(浙江大学赛区),与体育强国同行
·1项国家级银奖、3项省级金奖,在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展佳绩
·1项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2项浙江大学第十三届“蒲公英”大学生创业大赛特等奖,提升专业竞争力
·近50%毕业生赴重点引导单位就业,2名学生入选中央选调生,构建面向主流的学生就业体系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浙江大学亚运会短视频大赛初审大会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左右滑动查看
三
海纳百川,强师固本
(一)加大引才育才力度
2021年学院新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8人,其中文科领军人才1人,新百人计划研究员1人,特聘(副)研究员4人,学科博士后2人。洪宇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韦路入选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学院师资规模达到69人,有博士学位者占比达到87%,其中毕业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博士占38%。
(二)打造一流创新团队
学院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基础理论重大突破,整合各相关学科资源,重点打造“全球传播研究”、“新轴心时代的价值传播”、“影视与文化产业大数据研究”、“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大数据+网络舆情”等5个“一流创新团队”,目前已孵化国家社科重大项目4项。
(三)加强实践队伍建设
学院继续推动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广电集团的人员互聘交流工作制度化、常态化。引进创作实践类百人计划研究员2人。开展第八期卓越记者驻校计划,5位海内外优秀新闻工作者入选。
(四)强化师德师风教育
从开展师德专题学习活动、强化教师“四史”学习教育、加强先进典型引领、引导教师践行师德规范、开展师德警示教育、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等六个方面推动师德教育全员覆盖。
组织多场传媒学术午餐会
四
励志研思,铸剑前沿
(一)夯实研究基础 全面提升科研品质
一是科研成果丰硕,质量显著提升。2021年,传媒学院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共124篇,其中权威论文及国际高水平论文24篇,一级刊物论文18篇,CSSCI核心期刊论文39篇;出版著作14本。
2021年的科研项目申报中,我院吴飞教授的课题《互联网环境下新闻理论范式创新研究》、方兴东教授的课题(批准号:18ZDA319)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立项,范昀老师的《当代英美保守主义美学及其批判研究》、丁方舟老师的《网络主播传播行为的社会影响及其伦理规范研究》、丁旭老师的《基于景观兼容性的乡村居住空间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获批一般项目立项,李思悦老师的《社会支持视角下新媒体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获批青年项目立项,其他中央或省部级社科研究项目立项9项,横向科研项目新立项20项。
获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青年奖1项。郑强教授牵头课题获2021年浙江大学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张勇老师导演纪录片《波比的工厂》获第二届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一等奖,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在多国播出;学院师生动画作品入围金鸡奖等国家级奖项;金行征老师导演电影《罗长姐》《无臂七子》在全国上映。
传媒学院多项成果获得浙江省第二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金行征老师导演作品《罗长姐》在全国上映
金行征老师导演作品《无臂七子》在全国上映
张勇老师导演纪录片《波比的工厂》获第二届民族影视与影视人类学作品一等奖
张勇老师导演纪录片《重走坦赞铁路》在多国播出
左右滑动查看
二是提高学院刊物建设水平。英文季刊Communication and the Public现已出版19期,在国内外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在本年度的JCR排名达到历史最好水平(130),已经被Scopus和ESCI数据库收录,为下一步进入SSCI行列奠定了良好基础;CSSCI集刊《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本年度共计发表论文87篇,泽基、维达尔、彼得洛夫等著名国际学者的论文见诸本刊;《中国传媒报告》于2021年正式成为中国新闻史学会全球传播与公共外交研究委员会以及国际媒介与传播研究学会(IAMCR)的官方合作期刊。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中国传媒报告》
(二)积极开展国际科研合作
2021年,学院与宾州州立大学传播学院联合主办2021年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AI伦理与互联网治理:全球经验与最佳实践”研讨会;与英国杜伦大学合作主办国际学术研讨会;与伦敦大学学院泽基神经科学实验室等就高层次学者交流、中青年学者专题panel和研究生交流及未来项目合作等问题达成意向;推动浙江大学“文科+X”导师组建设,促进计算传播学、神经美学等领域的交叉学科研究人才培养;组织跨国云讲座,邀请多位海外顶尖大学教授通过线上方式进行讲座。
2021年联合国互联网治理论坛(IGF)“AI伦理与互联网治理:全球经验与最佳实践”第68号研讨会
五
同心献智,服务社会
(一)推动地方合作,加强智库建设
学院充分利用浙江大学多学科优势,加强智库建设,推进政产学研协同创新,与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进行项目合作,持续推动全国性的媒体融合研究。学院响应习总书记对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对中国城市的国际传播影响力进行科学评估。2021年学院围绕国家层面的意识形态重大安全问题和重大战略问题开展智库研究,组织研究人员撰写多篇高质量研究报告,为国家安全和治理作出重要贡献。
(二)开展多元学术活动,扩大学科影响力
2021年,学院主办首届“‘十四五’时期主题电视剧创作质量提升”西湖编剧论坛,合办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特别单元《中国电影蓝皮书2021》《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1》首发式暨中国电影、电视剧发展对话会,主办第二届“数字城市品牌:意义、内涵与路径”中国数字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与深圳大学传播学院联合主办首届“双三角”新闻传播学论坛。
第二届“数字城市品牌:意义、内涵与路径”中国数字城市品牌杭州高峰论坛
首届“双三角”新闻传播学论坛
六
开放发展,走向世界
(一)拓展全球合作网络
2021年学院坚持以“浙江大学全球开放发展战略”为指导,不断拓展全球合作,努力构建新闻传播学全球合作网络。在2021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院在媒体与传播研究领域排名全球前150名,在学术成果和学者影响力等硬指标方面更是位居国内前列。
(二)汇聚一流学科伙伴
2021年7月,与威斯康星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合办的第十三届“国际前沿传播理论与研究方法”高级研修班在线上开幕,海内外近百名青年学者齐聚云端,共享学术盛宴。2021年学院成功申报浙江大学世界顶尖大学计划-哈佛专项,邀请哈佛大学多位专家学者开设“数字人文景观”系列云端讲座。
哈佛“数字人文景观”项目
(三)优化国际化工作机制
学院采用“1+1+1”的国际化工作体系,强化制度建设,优化工作模式:成立1个国际合作交流委员会,凝聚学院、学科和学者的力量助推国际化发展;建立1个学生国际传播团队,发挥学生力量;梳理并发布1份对外交流指南,解答本科生、研究生关于对外交流的一系列常见问题。
(四)加强学生国际化培养
2021年,学院继续拓展国际合作,推出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英国格拉斯哥大学合办的线上学生交流项目,与香港浸会大学合办“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线上研究生双边研讨会,探索后疫情时代传媒教育的本土国际化路径。2021年学院本科生对外交流率达129.3%,博士生对外交流率达163%,均为历史最高水平。
2021年密歇根州立大学数字媒体推广对外交流项目
2021年浙江大学-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线上跨文化沟通训练营
2021英国格拉斯哥大学暑期线上交流课程
2021香港浸会大学合办“数字时代的新闻传播学”线上研究生双边研讨会
左右滑动查看
(五)打造国际学生向往的留学目的地
学院与海宁国际校区联合推出“全球传播与管理本科留学生项目”和“全球传播与商务硕士留学生项目”,并自主打造“全球传播博士留学生项目”,实现了全英文留学生项目的本、硕、博全覆盖。2021级留学生人数为388人,为历史最大规模。学院还通过开展“浙大汉语角”、“跨文化训练营”等一系列品牌活动,提升留学生的文化体验和中国认同。
全球传播博士项目
全球传播与商务硕士项目
全球传播与管理本科生项目
浙大汉语角
跨文化训练营
左右滑动查看
学思践悟谋新篇
继往开来育新机
迭代升级拓新局
勇立潮头启新程
壬寅虎年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将凝心聚力
坚持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
心怀“国之大者”
培育“时代新人”
朝着建设
“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
的浙江大学
砥砺奋进
一起向未来
文字 | 姜盼盼 吴文倩
排版 | 符安妮 李瑶 程楠 雷思涵 李秋衔
责任编辑 | 姜盼盼 吴文倩 雷思涵
推荐阅读
1.新知治学 | 吴赟:“花式营销”是提振图书市场的解药吗?
2.识才爱才敬才,建设创新高地|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人才工作会议顺利召开
4.凝心聚力,共创未来——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第六届双代会顺利召开